Rise From Ashes:衝破迷霧的噴射機
五年前,結束與四川金強兩年的合作關係後,在國外經紀人的推薦下有了挑戰PBA的機會,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小因為追求籃球夢想的關係到過很多國家打球,沒有比體驗不同國家的籃球文化能更讓我興奮!至今依然記得菲律賓籃球的強盛及高關注度,其實很多國家的職業運動員在社會上都擁有很高的地位,不禁為台灣的運動員感到遺憾。第一次與球隊隊職員碰面的早上練習,震撼我對亞洲籃球的認知,或許是因為PBA有很多球員在美國求學,聯盟裡也有混血球員的原因,身體碰撞及練習的激烈程度讓我有種回到美國大學和NBA Workouts的感覺。在台灣,如果練習發生隊友互噴垃圾話或大動作互打枴子的情形,通常教練會停止訓練且一併懲罰所有隊員,但在菲律賓及美國這很常見,對我來說也比較喜歡在這種氛圍打球,每個人都不想輸給任何人,即便是隊友也是如此。全隊rosters就那10多人,先發只有5人,唯有證明自己比每個人強才能拿到那五人的位置。當時的菲律賓本土教練允許隊員間相互競爭,我想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中華隊在國際賽和其他亞洲隊伍打起來,氣勢上好像都稍微弱一點的原因。
我以亞洲外援的身分加盟PBA球隊,有機會與同時身兼球員、教練、老闆等身份的Manny Pacquiao共事,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他甚至在一場練習賽與我同隊時跑來和我說:「你盡量出手,你是外援,不要客氣!」。我當時心想:「喔,好喔!」我對他說:「Say no more, I got you! 」打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Governors’ cup後回到台灣加入中華隊的訓練,當時的我對未來不管是中華隊或是往後加盟球隊的機會都相當有信心!
照片由張宗憲提供
身為一個職業球員,在職業生涯中一定會經過很多的高低起伏,意料之外的是起伏竟來的這麼快,與PBA球隊約滿之後,我抱持著很大的期待能夠繼續待在CBA,或是挑戰其他國家的聯盟,那期間聯絡了幾個包括大陸或是歐洲的人希望有更多的connections,但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卻始終等不到消息,也因此錯過了SBL的選秀報名日期。當時的我也接近26、27歲了,職業生涯卻面臨將近一年的空轉,隔年在等不到任何機會加盟海外球隊的困境下,我選擇了回台灣加入SBL。但怎麼也沒想到帶著期待與自信回到最熟悉的家鄉,想要再次證明自己時,卻經歷了生涯中最漫長的低潮。現在回頭看,最重要的不是低潮多久,而是如何浴火重生,且更堅定往目標前進。
第一年加入富邦勇士時,因為膝傷的關係做了PRP和關節鏡的軟骨移植手術,因此缺席了大半季的比賽。當時總教練是書哥*註一,隊上也有之前中華隊配合過的文誠和小胖*註二,基本上球隊的訓練我都在場下邊看邊復健,但對我來說,最痛苦漫長的不是復健的過程、或是無法上場參與練習比賽,而是當時的我已經不是以前的張宗憲。因為整體的投籃出了很大的問題,也影響了我對籃球的那份熱情;對我在高中、大學,甚至是中華隊時期皆熟悉的人應該都知道,場上的我自信心非常強大,不管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每當上場就是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剛回到台灣的我,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害怕在場上投籃,也失去一直以來最自豪的侵略性。加入富邦前一年,結束與CBA四川隊及PBA的合約後,因為沒有即時報名SBL選秀而停了一年沒有在正式的賽季亮相,當時我把這一年視為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好好把投籃的感覺給調整回來的機會,只是這個目標始終沒有實現;當時的我到處借場地,也趁富邦無人使用球場時借了他們的場地,早上9點的板橋運動中心只有我一個人,架起投籃機,原本期待並且抱有很高的信心對自己說:「早上2個小時、下午2個小時,應該不用一個月就可以調整好了吧?」 當時的我是這樣對自己說,但隨著投籃機上的投球數不斷的上升,時間不斷流失,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一個月...。
註一:顏行書,台灣籃球運動員、教練,時任SBL富邦勇士隊總教練。
註二:洪志善,台灣籃球運動員,時任SBL富邦勇士隊控球後衛,目前效力ABL台北富邦勇士隊。
照片由寶島夢想家球團提供
那時的我信心已經慢慢的被擊垮,雖然每次到球場前會很期待,並且告訴自己:「This is it! Today is the day!」但每次都是充滿挫責感的離開,一路上很多球員、教練給我投籃上的建議,但每個人能夠適應的投籃Technique不一樣,相信我!你所聽過或知道的方法我都試過,甚至是很瘋狂的idea我也一樣嘗試,說穿了只有自己幫得了自己,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去看網友的留言,因為百分之90都是沒有幫助的廢話及酸言酸語, 如果不是以籃球作為工作的人都知道我投籃出問題,難道我自己不知道嗎?況且如果練投籃就一定有用、一定會變準,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是Stephen Curry?每個人都可以打NBA了!每天四個小時,出手超過2000球,並且持續了好幾個月,換來的只是無止盡的挫折感,投入的時間及汗水並不保證一定能成功,如果用不對的方式去練只會讓情況更糟,就這樣打打停停留下了場均不到7分的難堪數據,結束了重返台灣的第一年。
常常聽到不管是教練、球迷或是新聞媒體,都喜歡把球隊中擅長定點投射的球員以「射手」為稱,而我打從國小加入校隊開始就一直不是他們口中所謂的「射手」。對我而言,外線把握度如果能夠提高,當然對本身的攻擊手段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會是唯一!場上還有很多除了投三分以外能做的事情,在過去幾年SBL的賽場上,我承受很多批評與指教,並且在角色的轉換中漸漸失去自己所堅持及相信的東西。雖然在第二年和許教練的合作過程中,戰術配合上因為以往中華隊配合的默契還在,讓我稍微打出自信,但始終距離我心中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我絕對能夠接受批評和質疑,但我不能接受別人質疑我在背後所做的努力,如果你們能夠看到光是在投籃這塊我在背後所做的努力,或許你們也不會常拿這些事情來嘲諷我了吧?老實說,我不覺得有任何人在經歷過去我所遇到的困難及挫折,還能帶著勇氣堅定的走在籃球這條路上,不是說我多偉大,也許有人會質疑各行各業有誰沒經歷過低潮?沒錯!對我來說,珍貴之處不是遇到多少挫折,而是怎麼去面對這些困難,把它轉為正向的力量,就像是Rise from ashes!
照片由寶島夢想家球團提供
嘿!轉眼之間自己已經31歲,不再是以往那個不顧一切往前衝的小子了,在台灣打球的日子也邁進第五年,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也知道,現在的我披上的是寶島夢想家的黑色戰袍,現在的我很快樂,可以不用活在別人的口中。I’m finally free!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用數據來衡量一個球員,在某些人眼中我永遠不夠好,甚至比一般的球員還不如。不要緊!就數據上沒有一個本土球員能夠和我匹配,你們喜歡調侃我不會投三分,但我的命中率比很多所謂的「射手」還要準,場均也能進1.5顆。但你們還是可以攻擊我的罰球,因為真的挺爛的,這些對我而言並不是在吹捧自己,而是做為一個籃球員最需要的,同時也是部分球員所沒有的信心!看看NBA的球員,被問到有沒有自信在一對一贏過任何人時,哪個答案不是自信的說:「沒有人可以打得贏我!」一個籃球員如果沒有自信能夠打敗任何人,或是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那還打什麼籃球?是吧!我忠於做自己,Loyal to the game,以前中華隊時期也曾因為賽後記者會或是訪問時,因為從我口中講出的答案太簡短或者不是記者想要聽的,而被當場白眼、背後說我難搞耍屌,如果你期待我說出你想聽的話,那訪問和記者會又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時候忠於自己也變成了一件受罪?
因為信安哥讓我有了NBA夢,豪哥*註三讓旅外NCAA更近些,我可能永遠比不上前輩他們的影響力,因為他們都是開拓台灣籃球的先驅者,大家可能覺得我過譽,但認真看看到底後面的人又有誰接近我做過的一切?從高中一路證明自己到現在,高中得分王、畢業到德國打二級聯賽、BYU-H Pac West最佳新人、大三賽季場均21分帶領球隊殺入校史第一個全美冠軍賽、拿了NCAA D2 tournament MOP且場均33分。你可能說二級而已又沒什麼! Then okay that’s fine, I am not done yet! PIT邀請賽場均13.5分、到LA Impact訓練五個NBA球隊試訓、打了灰狼 Summer League、NBL資格賽最終戰38分,後來到了四川,第一年就場均12分並且在八一主場拿過單場36分,CBA打了兩年後,轉換環境到PBA場均13分以上,富邦三年拿了一個冠軍。到現在ABL,我是台灣球員中的得分王! Who’s even close to what I’ve accomplished? 其實這些我一點也不在意,我做自己!從我口中說出來的話都是事實,like it or not,一路走來也很多關心支持我到現在的球迷,謝謝你們讓我更有力量和勇氣走下去!也希望現在的Jet讓你們感到驕傲。
註三:吳岱豪,台灣籃球運動員,曾赴美就讀NCAA二級的BYU-Hawaii,目前效力於SBL桃園璞園建築籃球隊。
“EVERYTHING NEGATIVE-PRESSURE, CHALLENGES- IS ALL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RISE” - KOBE BRYANT.
by 張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