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活動
Events聊聊運動 & 運動員專欄
Talks-
運動員專欄
影響我一生的人
籃球這條路,媽媽的堅持造就了現在的我。一句:「我覺得我這輩子不打籃球會後悔一輩子。」然後打籃球這件事就好像成為了當媽媽的使命,立刻在一個禮拜內幫我辦完了轉學,快到我反應過來時,我已經站在七賢國中籃球場準備訓練了。 媽媽總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在處裡每一件事,當然包括孩子想要的一切。 然而,喜歡打籃球跟喜歡訓練完全是兩件事!炎熱的暑假在球館裡就像是一個烤箱一樣,大家的汗量,幾乎每隔10分鐘就要擦一次地,每天6個小時的訓練量,不到一個禮拜我就跟媽媽打退堂鼓:「訓練好累,跟我想的不一樣。」媽媽說:「這是你的選擇,你要學著負責,再堅持一下。」 於是,媽媽的「再堅持一下」這句話,讓我現在無論在訓練或是在許多不如預期與事與願違又多變的生活中,學著「再堅持一下。」 沒想到開學後的日子更加辛苦,每天要搭早上5點45分的火車從岡山去高雄再騎腳踏車到學校,就連早餐店都未開門的時候我已經出在體育館門前,晚上回到家的時間也是8-9點,疲憊的我根本聽不見早上5點的鬧鐘,日復一日堅持的人其實是媽媽,就算白天忙於公司,晚上忙家務,疲憊的雙眼,寒冷的冬天,清晨5點的鬧鐘5點半準時送我去車站,打球是我的夢想,但這份堅持卻是從她開始。 "我的夢想她從來沒有遲到過,讓我知道我必須為自己的夢想與選擇努力負責。" 開始仰賴打球維生的時期,也多次面對運動傷害,早期因為沒有受傷後的復健與肌力訓練基礎概念而反反覆受傷,使我時常缺席團隊訓練,但因為先天條件的優勢,我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上場機會,相較每天都堅持辛苦訓練的隊友們來說,卻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能上場比賽,無法訓練的我總有愧於隊友的心與無形的壓力,在身心疲憊煎熬下,媽媽只有一句話:「如果你覺得盡力了那就夠了,真的不打球回來家裡不缺一雙筷子。」聽到這句話後眼淚就不自覺掉下來了。 有些時候家人的關注是關心,也很有可能成為無形的壓力,但媽媽總是能在兩者之間拿捏得宜,在我受傷遇到挫折低潮時,她會打電話來用她獨有的幽默風格,替我分擔幫助我排解壓力。 她告訴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必背負社會所謂成功的定義,不必追求他人刻畫出的藍圖,而是,我只需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在做什麼。 就像我永遠記得那天,我出櫃時,只是很平淡的在簡訊上敘述:「媽媽,我跟女朋友分手了,現在找到房子要搬家。」媽媽:「你還好嗎?我上去幫你整理房子吧!」沒有太多的問答,只有簡單的幾個字,卻傳達著溫柔的理解與陪伴,讓我知道無論我的下一步選擇是什麼,我都會無所畏懼,因為我知道她總會陪著我。 記得有一次因為媽媽身體不適住院,在病床上虛弱的坐起身,拿著我剛買回來的中餐,我也大口咬著我最愛的三明治,突然隔壁病床的病人打了好幾個噴嚏,媽媽用緩慢的手伸過來把我三明治旁的塑膠袋拉起來遮蓋,我望著她手上比起我的三明治更加赤裸裸的便當,我撇過頭流下淚,媽媽身體狀況都虛弱成這樣,她仍然先想到了我,那一刻,我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沒有把眼淚流下來。 "或許媽媽要的只是我們平安健康、快樂長大,這就是所有了吧!" 一直很感謝媽媽在養育我們的過程,給予我們完全的自由與尊重,尊重我們的選擇同時教育我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在我們夢想的背後是無限的付出與包容還有全力的支持,才有現在的我們,也才讓這樣的自己成就自己,謝謝媽媽,是你讓我成為獨立勇敢的的人,現在換我來照顧妳,我愛你。
by 黃品蓁
-
聊聊運動
離開伸展台 健康系女孩瑪G 好好做自己 更快樂
亮麗的伸展台曾是健康系女孩瑪G的舞台,大學時她曾拼命維持體態,記台步,披上華服走秀,但越努力,卻越失去初衷,努力究竟為了什麼?直到接觸瑜珈,感受到內心被觸動,她才了解原來「努力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句話也是「BEAUTY HEROES 美力生活節」一直以來想傳達的宣言。 瑪G是這次活動美力代表之一,3年前她與老公賢哥相識相遇,瑪G自封「辣賢妻」,夫妻倆現居新北淡水,舊式公寓2樓成了兩人的健身教室,不同於都市的快步調,教室背景音樂流瀉出緩慢的音符與節拍,空氣中飄著淡淡精油香,走進教室整個身心靈都放鬆起來,牆上有句標語「BE WILD & FREE」,就是這對「野氏夫妻」個性的縮影,狂放又自在。 瑪G希望每位女孩要忠於自己,「你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反差的衝突美 瑪G魅力 推開健身教室大門,身材高䠷的瑪G親切地迎接,當她一開口,溫柔的聲調,彷彿跟社群上的她,是兩個不同的人。健身房一側的長木桌,讓陽剛的空間增添一股氣質,就像身穿運動服,站在長桌後的瑪G,柔剛兼具。仍沉浸在衝突感之中,開始跟瑪G訪談,她一開始給的不多,但隨著聊得越深,就像啜飲一杯咖啡,層次豐富。 沖泡咖啡的瑪G露出專注神情。 擁有許多面貌的瑪G,不只是喜歡運動而已,她樂於閱讀,也喜歡記錄生活,文字流露出「野氏」真性情,瑪G甚至透露,未來已有出書的規劃。跟瑪G談的面向很多,從求學、生活、運動到愛情,每當提到也在同個空間授課的老公,她總會露出溫柔神情,眼光落在賢哥身上,語氣帶點驕傲,深深以另一半為榮。 瑪G覺得現在的工作、生活都很自由,也喜歡現在的自己,不斷累積的成果,讓自己變得有自信,也會對身邊的人感到信心,鼓勵他們不受限地去嘗試。瑪G定義自己的標籤是「自由、自信與自律」,她解釋,這三個詞像是一種循環,也像一道過程。每個人都能賦予自己標籤,沒有人能幫誰定義,唯有自己能決定,活出自己的樣貌。 無懼他人眼光 社群展現健康美 因為身高以及社群照片太性感,別人最常給瑪G的標籤是「距離感」,相處之後,就會發現並非如此,她微笑地說:「就會發現我的不一樣。」 也許有人好奇為何瑪G總在社群公開分享自己的體態,瑪G說,「我從以前就會對著鏡子自拍,很美呀!」她不曾變過,隨著追蹤人數增加,開始有人帶著有色標籤看待,她認為自己問心無愧,因為內心變得更好,「我選擇做自己,不會因為別人的標籤而改變我的行為。」 瑪G覺得現在的工作、生活都很自由,也喜歡現在的自己。 瑜珈改變人生 學會放慢腳步 大學走秀被嫌臀部大,瑪G也曾努力地想達成外界的標準,直到接觸瑜珈,找到內心平靜,急躁的個性逐漸慢下腳步,不會一直想跟人比較,瑪G有感而發地說:「瑜珈,改變我的一生。」以前為了拚事業,一周七天都在工作,成立工作室後,她更懂得生活的收放,每個月固定讓自己休假,把數位產品放一邊,往大自然去,她表示,「回到大自然是最棒的沉澱,我常會走路冥想,赤腳行走,很慢地走,去感受每個腳步跟身邊的環境。」 成立工作室後,瑪G更懂得生活的收放。 什麼運動都玩 排球校隊出身 排球校隊出身的瑪G熱愛嘗試各種運動,最近開始認真衝浪,儘管她曾對海洋感到恐懼,「現在好很多了」,歸功於衝浪時有朋友、教練相隨。就連不擅長的運動,瑪G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先前「BEAUTY HEROES 美力生活節」體驗場有舞蹈橋段,瑪G表示,自己肢體不太協調,但就是放開去跳,跳得開心就好,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瑪G希望每位女孩要忠於自己,「不要跟別人比較,喜歡自己,接受自己,你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瑜珈為瑪G帶來內心的平靜。 來運動吧 擁抱快樂 至於如何養成運動習慣,身為瑜珈老師的瑪G建議,先找到有共同喜好的朋友,一起運動,像10月31日登場的BEAUTY HEROES 美力生活節結合三種訓練:瑜珈、肌力訓練與舞蹈,就是非常好的活動,女孩們一定能從中慢慢找到運動的快樂。「要真的喜歡才會堅持,不然會很辛苦。」
-
聊聊運動
斜槓女孩Patty辣出態度 運動激發靈感 成為更好的自己
❝ 努力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 這句美力態度宣言是「BEAUTY HEROES 美力生活節」一直以來想傳達的精神,活動美力代表之一的斜槓女孩Patty,以正面態度擁抱自我,找到重新自我定義的價值,成為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 有更多的可能 你認識的Patty是哪一個,健身教練、網紅或是泳裝品牌辣醬Hotsauce創辦人? 剛滿26歲的她,在兩年前創立個人泳裝品牌辣醬Hotsauce,日前她重返母校舉辦產品發表會,身為品牌創辦人的她負責打理全場每件大小事,包含模特兒走位、造型、搭配等,完成品牌大秀後,過去指導過她的師長教授,對她讚譽有加,她眼睛閃閃發亮地說:「這就像美夢成真。」Patty透露,以前學業成績不是太理想,真的沒想過有一天可以讓老師認同。 主理Hotsauce的過程,大家都看見Patty成功的一面,就像是為她貼上光鮮亮麗的標籤,但她笑說,「我常被問到創立品牌的挑戰、挫折,被廠商丟單、收了訂金就消失我都有遇過,我學著去面對我的消費者,學著去解決問題。」她認為,重要的是去面對挫折與挑戰的態度,因為每一次的挑戰都是很好的學習,遇到問題時,她總能以微笑面對挑戰,「好啊來吧,我一定辦得到。」在Patty的言語中,能感受到她的自信與能量,每一次的對話,總是不斷被激勵,也從中獲得更多勇氣。 Hotsauce產品發表會,包含模特兒走位、造型、搭配,她都參與其中。(圖:Patty提供) Hotsauce產品發表會,包含模特兒走位、造型、搭配,她都參與其中。(圖:Patty提供) 如何成功斜槓 「好好做一件事」 斜槓的背後,Patty不認為自己經過許多轉換期或是過渡期,她說:「我就是我啊,不管是哪一個領域的自己,都是我。」她也分享時間管理的訣竅,適時讓自己放鬆,把時間拿來跑步、運動,會讓頭腦更清晰,她說:「好好的做一件事情,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專注地去做,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很成功。」 Patty受訪提及每個挑戰都是學習的機會,從她自信的態度中能感受到滿滿的能量。 Patty受訪提及每個挑戰都是學習的機會,從她自信的態度中能感受到滿滿的能量。 辣出態度 若要選出形容詞或標籤來代表自己,Patty直覺地說:「我就是辣阿,辣這件事情不該被侷限於裸露的標籤上,而是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光芒。」Patty從不侷限自己,保持開放的心境追求自己喜歡的模樣,因為這都是她,她給予自己的標籤是「橘色」,一個散播愛的溫暖存在,也因為身邊的人常給予許多關心,她真心覺得世界就是「愛的無限循環」,一句問候就能讓彼此獲得溫暖。 辣出態度的Patty,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她獨有的風格與魅力。 紓壓首選 來運動吧 運動是Patty最紓壓的時間,她喜歡打拳跟瑜伽,「打拳可以讓自己大肆發洩、釋放壓力,瑜伽則可以專注於跟自己身體對話、用呼吸去感受。」BEAUTY HEROES 美力生活節體驗場時,Patty同時體驗瑜珈、訓練與舞蹈,她透露,原本就會把瑜珈的元素融入在訓練當中,加上自己曾練過舞,這三種運動結合在一起,「真的很好玩,我超high的,非常想推薦給大家,做過以後,會改變你對這三種運動的定義。」 Patty示範她平常喜歡的拳擊動作,從踢腳的神情和動作,能感受到她對拳擊的熱愛和專注。 Patty示範她平常喜歡的健身動作,運動對她來說是日常中最紓壓的一件事。 身為「BEAUTY HEROES 美力生活節」的美力代表之一,Patty想把運動的美好,傳達給更多人,「女孩們,記住運動當下的快樂!牢記運動帶給我們的能量讓你不間斷去做,也更強大,一起勇敢跨出那一步吧!」 最後用她閃亮的精神Let’s Go,Let’s Grow,Let’s Glow,激勵大家動起來吧!
-
運動員專欄
Rise From Ashes:衝破迷霧的噴射機
五年前,結束與四川金強兩年的合作關係後,在國外經紀人的推薦下有了挑戰PBA的機會,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小因為追求籃球夢想的關係到過很多國家打球,沒有比體驗不同國家的籃球文化能更讓我興奮!至今依然記得菲律賓籃球的強盛及高關注度,其實很多國家的職業運動員在社會上都擁有很高的地位,不禁為台灣的運動員感到遺憾。第一次與球隊隊職員碰面的早上練習,震撼我對亞洲籃球的認知,或許是因為PBA有很多球員在美國求學,聯盟裡也有混血球員的原因,身體碰撞及練習的激烈程度讓我有種回到美國大學和NBA Workouts的感覺。在台灣,如果練習發生隊友互噴垃圾話或大動作互打枴子的情形,通常教練會停止訓練且一併懲罰所有隊員,但在菲律賓及美國這很常見,對我來說也比較喜歡在這種氛圍打球,每個人都不想輸給任何人,即便是隊友也是如此。全隊rosters就那10多人,先發只有5人,唯有證明自己比每個人強才能拿到那五人的位置。當時的菲律賓本土教練允許隊員間相互競爭,我想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中華隊在國際賽和其他亞洲隊伍打起來,氣勢上好像都稍微弱一點的原因。 我以亞洲外援的身分加盟PBA球隊,有機會與同時身兼球員、教練、老闆等身份的Manny Pacquiao共事,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他甚至在一場練習賽與我同隊時跑來和我說:「你盡量出手,你是外援,不要客氣!」。我當時心想:「喔,好喔!」我對他說:「Say no more, I got you! 」打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Governors’ cup後回到台灣加入中華隊的訓練,當時的我對未來不管是中華隊或是往後加盟球隊的機會都相當有信心! 照片由張宗憲提供 身為一個職業球員,在職業生涯中一定會經過很多的高低起伏,意料之外的是起伏竟來的這麼快,與PBA球隊約滿之後,我抱持著很大的期待能夠繼續待在CBA,或是挑戰其他國家的聯盟,那期間聯絡了幾個包括大陸或是歐洲的人希望有更多的connections,但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卻始終等不到消息,也因此錯過了SBL的選秀報名日期。當時的我也接近26、27歲了,職業生涯卻面臨將近一年的空轉,隔年在等不到任何機會加盟海外球隊的困境下,我選擇了回台灣加入SBL。但怎麼也沒想到帶著期待與自信回到最熟悉的家鄉,想要再次證明自己時,卻經歷了生涯中最漫長的低潮。現在回頭看,最重要的不是低潮多久,而是如何浴火重生,且更堅定往目標前進。 第一年加入富邦勇士時,因為膝傷的關係做了PRP和關節鏡的軟骨移植手術,因此缺席了大半季的比賽。當時總教練是書哥*註一,隊上也有之前中華隊配合過的文誠和小胖*註二,基本上球隊的訓練我都在場下邊看邊復健,但對我來說,最痛苦漫長的不是復健的過程、或是無法上場參與練習比賽,而是當時的我已經不是以前的張宗憲。因為整體的投籃出了很大的問題,也影響了我對籃球的那份熱情;對我在高中、大學,甚至是中華隊時期皆熟悉的人應該都知道,場上的我自信心非常強大,不管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每當上場就是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剛回到台灣的我,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害怕在場上投籃,也失去一直以來最自豪的侵略性。加入富邦前一年,結束與CBA四川隊及PBA的合約後,因為沒有即時報名SBL選秀而停了一年沒有在正式的賽季亮相,當時我把這一年視為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好好把投籃的感覺給調整回來的機會,只是這個目標始終沒有實現;當時的我到處借場地,也趁富邦無人使用球場時借了他們的場地,早上9點的板橋運動中心只有我一個人,架起投籃機,原本期待並且抱有很高的信心對自己說:「早上2個小時、下午2個小時,應該不用一個月就可以調整好了吧?」 當時的我是這樣對自己說,但隨著投籃機上的投球數不斷的上升,時間不斷流失,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一個月...。 註一:顏行書,台灣籃球運動員、教練,時任SBL富邦勇士隊總教練。 註二:洪志善,台灣籃球運動員,時任SBL富邦勇士隊控球後衛,目前效力ABL台北富邦勇士隊。 照片由寶島夢想家球團提供 那時的我信心已經慢慢的被擊垮,雖然每次到球場前會很期待,並且告訴自己:「This is it! Today is the day!」但每次都是充滿挫責感的離開,一路上很多球員、教練給我投籃上的建議,但每個人能夠適應的投籃Technique不一樣,相信我!你所聽過或知道的方法我都試過,甚至是很瘋狂的idea我也一樣嘗試,說穿了只有自己幫得了自己,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去看網友的留言,因為百分之90都是沒有幫助的廢話及酸言酸語, 如果不是以籃球作為工作的人都知道我投籃出問題,難道我自己不知道嗎?況且如果練投籃就一定有用、一定會變準,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是Stephen Curry?每個人都可以打NBA了!每天四個小時,出手超過2000球,並且持續了好幾個月,換來的只是無止盡的挫折感,投入的時間及汗水並不保證一定能成功,如果用不對的方式去練只會讓情況更糟,就這樣打打停停留下了場均不到7分的難堪數據,結束了重返台灣的第一年。 常常聽到不管是教練、球迷或是新聞媒體,都喜歡把球隊中擅長定點投射的球員以「射手」為稱,而我打從國小加入校隊開始就一直不是他們口中所謂的「射手」。對我而言,外線把握度如果能夠提高,當然對本身的攻擊手段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會是唯一!場上還有很多除了投三分以外能做的事情,在過去幾年SBL的賽場上,我承受很多批評與指教,並且在角色的轉換中漸漸失去自己所堅持及相信的東西。雖然在第二年和許教練的合作過程中,戰術配合上因為以往中華隊配合的默契還在,讓我稍微打出自信,但始終距離我心中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我絕對能夠接受批評和質疑,但我不能接受別人質疑我在背後所做的努力,如果你們能夠看到光是在投籃這塊我在背後所做的努力,或許你們也不會常拿這些事情來嘲諷我了吧?老實說,我不覺得有任何人在經歷過去我所遇到的困難及挫折,還能帶著勇氣堅定的走在籃球這條路上,不是說我多偉大,也許有人會質疑各行各業有誰沒經歷過低潮?沒錯!對我來說,珍貴之處不是遇到多少挫折,而是怎麼去面對這些困難,把它轉為正向的力量,就像是Rise from ashes! 照片由寶島夢想家球團提供 嘿!轉眼之間自己已經31歲,不再是以往那個不顧一切往前衝的小子了,在台灣打球的日子也邁進第五年,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也知道,現在的我披上的是寶島夢想家的黑色戰袍,現在的我很快樂,可以不用活在別人的口中。I’m finally free!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用數據來衡量一個球員,在某些人眼中我永遠不夠好,甚至比一般的球員還不如。不要緊!就數據上沒有一個本土球員能夠和我匹配,你們喜歡調侃我不會投三分,但我的命中率比很多所謂的「射手」還要準,場均也能進1.5顆。但你們還是可以攻擊我的罰球,因為真的挺爛的,這些對我而言並不是在吹捧自己,而是做為一個籃球員最需要的,同時也是部分球員所沒有的信心!看看NBA的球員,被問到有沒有自信在一對一贏過任何人時,哪個答案不是自信的說:「沒有人可以打得贏我!」一個籃球員如果沒有自信能夠打敗任何人,或是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那還打什麼籃球?是吧!我忠於做自己,Loyal to the game,以前中華隊時期也曾因為賽後記者會或是訪問時,因為從我口中講出的答案太簡短或者不是記者想要聽的,而被當場白眼、背後說我難搞耍屌,如果你期待我說出你想聽的話,那訪問和記者會又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時候忠於自己也變成了一件受罪? 因為信安哥讓我有了NBA夢,豪哥*註三讓旅外NCAA更近些,我可能永遠比不上前輩他們的影響力,因為他們都是開拓台灣籃球的先驅者,大家可能覺得我過譽,但認真看看到底後面的人又有誰接近我做過的一切?從高中一路證明自己到現在,高中得分王、畢業到德國打二級聯賽、BYU-H Pac West最佳新人、大三賽季場均21分帶領球隊殺入校史第一個全美冠軍賽、拿了NCAA D2 tournament MOP且場均33分。你可能說二級而已又沒什麼! Then okay that’s fine, I am not done yet! PIT邀請賽場均13.5分、到LA Impact訓練五個NBA球隊試訓、打了灰狼 Summer League、NBL資格賽最終戰38分,後來到了四川,第一年就場均12分並且在八一主場拿過單場36分,CBA打了兩年後,轉換環境到PBA場均13分以上,富邦三年拿了一個冠軍。到現在ABL,我是台灣球員中的得分王! Who’s even close to what I’ve accomplished? 其實這些我一點也不在意,我做自己!從我口中說出來的話都是事實,like it or not,一路走來也很多關心支持我到現在的球迷,謝謝你們讓我更有力量和勇氣走下去!也希望現在的Jet讓你們感到驕傲。 註三:吳岱豪,台灣籃球運動員,曾赴美就讀NCAA二級的BYU-Hawaii,目前效力於SBL桃園璞園建築籃球隊。 “EVERYTHING NEGATIVE-PRESSURE, CHALLENGES- IS ALL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RISE” - KOBE BRYANT.
by 張宗憲